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一个盐碱地村庄的无土栽培实验

    信息发布者:王宏凯
    2017-05-27 11:57:58   转载

    4月20日,第十八届中国(寿光)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寿光开幕。展会上,一批无土栽培蔬菜的科技成果纷纷亮相,展示了寿光蔬菜产业的独特魅力。山东省寿光市是全国闻名的“菜都”,而在寿光北部靠近渤海湾的地区,受到土地盐碱化的影响,却有不少村庄无法种植蔬菜。如今,位于羊口镇的南木桥村,凭借着无土栽培技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蔬菜产业发展道路,成为了寿光的“新典型”。

      本报记者吕兵兵 韩超

      见习记者蒋欣然

      4月20日下午,记者来到山东省寿光市羊口镇南木桥村,一排排蔬菜大棚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光,隐约还能看到棚内绿油油的蔬菜。村民马伟三告诉记者:“建一个这样的大棚,加上无土栽培用的基质,总共花费17万,用不了两年就能都收回来,一年纯收入十来万没问题。”去年,寿光市委书记朱兰玺来到这里,调研无土栽培西红柿的发展状况,称赞南木桥村用18年的探索和实践,为“在盐碱地上种大棚”找到了成熟道路,要将南木桥村的经验在寿北盐碱地地区大力推广。在农业科技全球领先的“菜都”寿光,产量、品质、效益突出的蔬菜基地数不胜数,而南木桥村的无土栽培经验独树一帜,如今这里的西红柿在市场上,要比寿光其他地区的还贵,领先优势开始显现。

      先天不足难弥补无土栽培找出路

      “2000年以前,咱村里的老百姓在这片咸水地上只能靠天吃饭,生活十分困难。”南木桥村党支部书记李本兵回忆。那个时候,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不到一千元,而与此同时在寿光南部的乡镇,已经搞起了设施蔬菜,人均年收入破万的不在少数。

      据介绍,南木桥村由于靠近渤海湾,浅层地下水受到影响含盐量升高,地表无法生长任何经济作物。盐碱地按照酸碱度指标可以划分为5级,其中最为严重的1级地几乎无法种植任何作物。而南木桥村的耕地质量则是盐碱2级,只能种植极少数的耐盐碱作物。因此,村里的4800亩土地,绝大部分种植棉花,还有为数不多的小麦和玉米。

      “耕地的土层薄,盐水层高,再加上离市区比较远,没有任何优势资源,我们当时十分落后。”1998年当选村支书的李本兵,刚一上任,改变村里的面貌成了他和班子成员的头等大事。为了增收,他们先后试种苜蓿、冬枣,但效益都不好。

      几经尝试,加上考察寿光其他村镇的情况,村两委认清了形式:在盐碱地上无论种什么都不会改变欠收的结果。只有依托寿光的蔬菜产业优势,摆脱土地的束缚,探索用无土栽培的方式,在盐碱地上种大棚,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致富道路。

      “建设大棚需要资金、需要技术,但最需要的是坚定全村人的信心。”李本兵说。为此,村两委决定:班子成员、党员一定要起带头作用,承担风险,率先把大棚建起来。2000年,第一批种植无土栽培蔬菜的村委班子成员、党员向信用社贷款一百万元,在村里建起了四十个大棚,采用无土栽培试种西红柿、黄瓜、辣椒等等。这场轰轰烈烈的无土栽培实验拉开了帷幕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